主題: [原創(chuàng)]老媽走好 媽媽走好

  • 世事如風
樓主回復
  • 閱讀:1733
  • 回復:11
  • 發(fā)表于:2011/1/26 15:48:44
  • 來自:中國 甘肅 嘉峪關
  1. 樓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該作者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嘉峪關社區(qū)。

立即注冊。已有帳號? 登錄或使用QQ登錄微信登錄新浪微博登錄

老媽走好  媽媽走好

2011年元月13日午時,一位老人緩緩地倒在了玉泉小區(qū)的路上,好心的路人及時打通了醫(yī)院的急救電話,但終因心臟病驟發(fā),經(jīng)搶救無效而亡。
老媽走了!媽媽走了!與父親一樣走得那般匆匆,那般截然而然。似乎這人世上沒有讓她牽心,沒有讓她留戀的人事?
母親是冀中平原武強梅莊一戶貧農(nóng)的女兒。自幼父母早喪,大哥當八路打鬼子去了,年幼的她只得隨二哥艱難度日,吃盡了人間的苦難。解放后,大哥復轉(zhuǎn)到了天津,12歲的她就赴津投奔了大哥,為哥嫂照料家務。那是個如火如荼的年代,新中國萬象更新,國家號召支援大西北建設,16歲的她瞞著哥嫂就報了名。待哥嫂知曉已無可挽回。就這樣孑然一身千里迢迢來到了大西北。那時候的她哪里知道她會永遠留在這廣袤的西北戈壁?
自我記事起,就知道母親的性子急,做事利落,風風火火,這與性格沉穩(wěn)的父親恰好相反,父母經(jīng)常會因為一些瑣事爭執(zhí),母親是刀子嘴,豆腐心,當然最后讓步的總是父親。我稍大后,曾問父母:“別人家兄弟姊妹總有幾個,我們家為什么只我一個?”父母告訴我:“你下面還有兩個,趕上大躍進和六零年,工作很忙,都流產(chǎn)了,再后來就再也沒有懷上過”。我記得,我們家搬到嘉峪關后,曾找文殊的一個民間中醫(yī)為她看過,但終未見效。由于母親的性格,周圍的人都說她厲害,以至于到我談婚時,曾有個對象的父母怕女兒將來受婆婆的氣而持異議,終至姻緣告吹。事實上,我結婚30年,母親從未說過妻一句,更不要說紅臉。這不是說子孝媳賢,誰家的馬勺不磕鍋沿?而是母愛大于天。每當家中發(fā)生無論何因的不諧之際,我總能窺見母親含在眼眶內(nèi)的淚水。她總是默默地轉(zhuǎn)身離開。特別是父親走后的20年,母親一人很孤獨,但她始終拒絕與我們同住。也不說什么因由,其實,無外乎避免婆媳糾紛。母親,你到那個世界去找父親團聚,你們還會有爭執(zhí)嗎?你可知你們走后兒內(nèi)心的世界也會很孤獨嗎?世事如風,而隨風掠去的那個曾屬于你們和我及我們子孫的三口之家我又怎么能忘懷呢?
母親的倔強在婆家是有名的。父親排行老三,爺爺奶奶去世后,在老家給三個兒子都分有房產(chǎn),分給父親的是兩間已不能住人的破房。由于我們家居在外,兩個伯父似有些許不情之意,父親曾表述過不要了,但母親不同意。父親在日,母親沒有認真打理。父親走后,母親退休。她專程回老家呆了一個多月,與兩位伯父理論,愣是將房產(chǎn)爭回并重新翻修,又出租與人,才交給我打理。一個50多歲的女人,只身在異地蓋房子談何容易,自身吃住都是問題,兩位伯父自是不肯幫忙,母親天天東跑西顛,央人幫忙;貋砗螅樁紩竦妹摿似。我曾就此埋怨她太要強。她說:“你懂啥?還不是為了你!钡拇_,這筆收入源源不斷地幫了我十多年,直到前些年拆遷,還得了筆拆遷費。我在企業(yè)工作,前些年收入低且不穩(wěn)定,若不是這筆財源,真不知日子會過成什么樣。每念及此,我的內(nèi)心充滿了對母親的敬仰與欽佩。
母親是河北農(nóng)村窮人家的孩子,按現(xiàn)在的話說是真正的草根階層。工作后又是一輩子營業(yè)員,吃飯都是倒班。故不善打理家里的炊事。但家中一切什物的清潔和針線她一人承攬。她掌管家庭開銷,操持有方,風靡那個時代的“三大件”,我家一樣也不缺。日子好時,她并沒有忘記她老家的親人,我的姨表姐母親早喪,母親68年就將她從河北老家遷到了我家,視從己出,與我一起成長。逢年過節(jié)分食好吃的,母親也總是很公平。母親拿手的飯菜是包餃子和烙餅,包餃子不用他人摻手,一個人活餡搟皮個吧小時就搞定。我最愛吃母親烙的大油渣餅,大油渣要剁碎,拌上蔥花,卷到面里烙出的餅,怎么那么香。那是困難時期我最難忘的美食,每到吃餅的時節(jié),對我來說就像過年一樣。至今想起來還饞涎欲滴。
操持母親的后事,免不了要收拾母親的遺物,她老人家傳承了中華勞動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勤儉持家。小到布頭塑料袋,大到財飾家電,都歸攏在兩居室,家里似乎從不曾往外面扔過東西。人都說“窮家值萬貫”,其實那“萬貫”的價值在精神上。由于衣物只添不減,遺物很多,我已不知道哪些給她帶走,哪些留作紀念。僅毛褲就有五、六條,大多是各類毛線頭織成的紅一截藍一截的。有的都不曾穿過。我也有兩條毛褲是母親一針一線用毛線頭如此造就的。小時候母親不曾嬌慣過我,她自己也曾這樣說,倒是大了以后,知道我工作忙壓力大,牽心體貼的無微不至。她對我的愛天高地厚,很難用語言一一表述。她去世的當天我曾去給她送飯,我對她說:“這幾天氣候冷,路也滑,你就不要下樓過去吃飯了,等我給你送過來。”(我與母親的居處相距約500米)她說:“天這么冷,跑過來跑過去的,我自己隨便弄點什么就行了,你不要跑了,怪麻煩的。”我堅持要她等,并告訴她活動量要少,她都一一應允。誰知道一小時后她便走了。         她與父親一樣,至死也不愿給深愛的子女添什么麻煩,走得那樣干凈利落。每念及此,我的心里就很難過,我終于理解了那句俗謠“父母的心在兒女身上,兒女的心在石頭上。”
老媽走好!媽媽走好!
 
  
  • 千葉三口
  • 發(fā)表于:2011/1/26 16:03:03
  • 來自:中國 甘肅 嘉峪關
  1. 沙發(fā)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該作者
節(jié)哀,好人必有好報,便是去了她的世界,或者下一個輪回,你們還會有緣。

 

每個人都做個善心人吧,

 

節(jié)哀。

(0)
(0)
  
  • 生活
  • 發(fā)表于:2011/1/26 16:06:28
  • 來自:中國 甘肅 嘉峪關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該作者
這位老人是我的鄰居,希望她老人家一路走好.
(0)
(0)
  
  • 月殘獨舞
核心會員核心會員
  • 發(fā)表于:2011/1/26 16:49:30
  • 來自:中國 甘肅 嘉峪關
  1. 3樓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該作者
引用:原文由 千葉三口 發(fā)表于 2011-1-26 16:03:03 :
節(jié)哀,好人必有好報,便是去了她的世界,或者下一個輪回,你們還會有緣。

 

每個人都做個善心人吧,

 

節(jié)哀。



(0)
(0)
  
  • 秋&韻
  • 發(fā)表于:2011/1/26 17:04:11
  • 來自:中國 甘肅 嘉峪關
  1. 4樓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該作者
“父母的心在兒女身上,兒女的心在石頭上!鄙钣型,請節(jié)哀順變!
(0)
(0)
  • 月靈珊
  • 發(fā)表于:2011/1/26 17:34:33
  • 來自:中國 甘肅 嘉峪關
  1. 6樓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該作者
節(jié)哀吧,人死也是一種解脫!自己好好的生活,是對逝去的親人最好的報答。
(0)
(0)
  • 還我方舟
  • 發(fā)表于:2011/1/26 19:16:20
  • 來自:中國 甘肅 嘉峪關
  1. 7樓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該作者
人死不能復生,節(jié)哀吧。您的母親一定會在天國微笑著看您的,她一定會感到幸福,因為她的兒子懂得了她,父母一生所求,不就是兒女的知心和理解嗎?

 



(0)
(0)
  • 揮揮手
  • 發(fā)表于:2011/1/26 23:03:17
  • 來自:中國 甘肅 嘉峪關
  1. 8樓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該作者
引用:原文由 月靈珊 發(fā)表于 2011-1-26 17:34:33 :
節(jié)哀吧,人死也是一種解脫!自己好好的生活,是對逝去的親人最好的報答。

默哀
(0)
(0)
  • 飛鴻印雪
認證版主認證版主
  • 發(fā)表于:2011/1/27 0:01:10
  • 來自:中國 甘肅 嘉峪關
  1. 9樓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該作者
走好吧!樓主保重!

(0)
(0)
  • 朵朵貓貓
  • 發(fā)表于:2011/1/27 0:12:15
  • 來自:中國 甘肅 嘉峪關
  1. 10樓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該作者
逝者走好!也請如風保重身體!

(0)
(0)
  • lovest
  • 發(fā)表于:2011/1/27 0:33:56
  • 來自:中國 北京 北京
  1. 11樓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該作者
  一路走好 
(0)
(0)
帖子已過去太久遠了,不再提供回復功能,請勿嘗試回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