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閱讀:3453
- 回復(fù):7
- 發(fā)表于:2013/10/27 20:47:01
- 來自:中國 甘肅 酒泉
- 樓主
- 倒序看帖
- 顯示全部
深秋時節(jié),庭院中竹籬疏落,幾根牽;ǖ奶俾,瓔珞纏繞,似是柔軟纏綿的秋思。金黃燦然的菊花,昂然、挺然開放在那兒,灼灼盈目,絢爛中透出幾分蕭疏,再加上籬笆上的牽;ㄅc之映襯,就覺得天地萬物愈加鮮明可愛了。也許,花朵和葉片上,還綴著曉寒的露珠,晶瑩透涼,看上去,真?zhèn)是清爽。 陶淵明獨(dú)愛菊,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把菊花寫盡了。意態(tài)、悠然、瀟灑,那菊花的神韻和人的情致全寫出來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賞得菊花,只有像陶淵明那樣淡泊名利、逃得世俗羈絆的人,才最是菊花的知音。李清照也喜歡菊花,只是瘦瘦的菊花,更多時候,是在綻放李清照的一懷愁緒。《芥子園畫譜》中,有許多菊花圖。所以,尋常人,也能蔣菊花涂鴉幾筆。幾乎所有的畫家,也都畫菊,但似乎唯徐文長大寫意畫菊,冷峻、疏朗,野逸之氣飽滿,得菊花之自然神韻。 菊花,開在籬園邊,不要太多,就幾棵,零零星星地散布在那兒,最好。菊花,有多種色彩,但唯有黃色,才是菊花最本色的色彩。野生菊,都是黃色的。所以,賞菊還是要賞野生菊。人工栽培的菊花,雖然異彩紛呈,花色鮮艷,但畢竟太過雕琢,失卻了菊花天然的風(fēng)致。野菊花,也最能體現(xiàn)那種“黃花瘦”的情韻。 人與菊秉性也是相通的,人淡如菊才能相知而成為知音
|
|
|
|
 核心會員
|
- 發(fā)表于:2013/10/28 8:03:30
- 來自:中國 甘肅 嘉峪關(guān)
-
3樓
- 倒序看帖
- 顯示全部

|
帖子已過去太久遠(yuǎn)了,不再提供回復(fù)功能,請勿嘗試回復(f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