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錄/注冊后可查看大圖單車上路 The Road in the Air (2006)
導演:
李志薔 Zhiqiang Li
主演:
李國毅 Guoyi Li
李運慶 Yunqing Li
陳意涵 Yihan Chen
類型:劇情 / 運動
更多外文片名:
Dan che shang lu
片長:90 min
國家/地區(qū):韓國 / 臺灣
對白語言:漢語普通話
發(fā)行公司:臺灣聯(lián)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2006年11月10日 臺灣
官方網(wǎng)站:單車上路
劇情介紹:
阿國,一個毫無希望的中輟生,因為縱火燒了人家的房子,騎上單車逃往蘇花公路。林正義,一個怯弱的警察,在一場槍戰(zhàn)中害死了他的同僚,于是帶著良心的譴責,茫茫然走向蘇花。兩人意外在途中相遇,因著寂寞和各懷的心事,他們結(jié)伴騎了一段路程。途中不時相譏、不時相助,共同面臨的處境終讓兩人產(chǎn)生了緊密的友誼。
但原住民女子阿妹的出現(xiàn)打亂了兩個人的旅程。在這條云霧繚繞、永無止盡的公路上,兩男一女發(fā)展出嫉妒、曖昧又緊繃的三角關(guān)系;層出不窮的意外,更將他們這趟漫無目的的逃避之旅推向驚險的逃亡……
幕后制作:
[導演的話]一部單車公路電影的誕生
長久以來,臺灣的電影已經(jīng)讓人有了一種刻板印象,意即代表:枯燥沉悶、太過藝術(shù)、不容易看懂;拍攝的總是灰暗的都市街角、陰沉的場景;甚至連演員都是一貫的老面孔,拍不出新意來。這樣的結(jié)果,讓觀眾在電影院前卻步了,即使在意識里明白要支持自己國家的電影,卻寧可待在家里看DVD了事。
這幾年來,我一直在思考,臺灣擁有豐富、美麗的自然景觀,有百岳壯麗的山容,有環(huán)繞整個島嶼的澎湃海洋,還有繽紛多樣的動植物生態(tài),都是非常好的電影場景資源,為何沒有導演愿意將她拍攝出來?在臺灣電影如此低靡的景況下,其實更需要新的突破和可能性,把青春、陽光和美麗的景致帶到觀眾的面前。
于是我有了拍攝臺灣第一部“單車公路電影”的構(gòu)想,把蘇花公路碧海藍天的景致和單車自助旅行結(jié)合在一起,去述說一個青春逐夢的故事。電影里,有年輕人的愛情和友情,當然也有蘇花公路的絕美的景色 (我一直認為那是國際級的美景)。然而當中關(guān)于青春的叛逆與恐懼、生命的起伏和苦澀,也許是需要有一點年紀的人才能懂得。
我一直認為:騎腳踏車是現(xiàn)在人非常好的休閑運動方式,那種緩慢的節(jié)奏有助于人們細細欣賞風景,并且可以鍛煉人們的體力與心志。而騎腳踏車也是一種親近土地最好的方式,透過單車旅行,我們得以用一種全新的視野去觀看這個世界。
開拍前,我自己騎著單車在蘇花走了一趟,飾演阿妹的陳意涵也被我放逐到蘇花公路徒步流浪。當你靜下心來,透過腳踏車緩慢的速度,才得以一寸一寸細細審視腳下的這塊土地,那是有別于開車快速經(jīng)過所見的視野:風在你耳邊呼嘯,遠處是海洋回繞的潮音,而背后,則是垂直矗立的山壁,除了自己的呼吸和思想,你所意識到的完全只剩身體和意志的搏斗。然后當你猛然停下來歇息的時候,才驚覺這片海天美景帶給你的視覺震撼,大自然的壯闊和偉岸,仿佛瞬間醍壺灌頂,讓人有一種精神舒爽、海闊天空的感覺。就像劇中人物,脫離了原來生活的困境,來到一片美好的大山大水之中,生命因而有了不同的體悟。
這部電影也網(wǎng)羅了幾個國內(nèi)非常有潛力的新人演員,由新生代偶像明星李國毅擔綱演出,全片在蘇花公路和清水斷崖一帶拍攝,企圖拍出壯闊的景致,和碧海藍天的感覺。而既然名為“單車公路電影”,我們也把許多心力放在單車特技的呈現(xiàn)上。演員李國毅經(jīng)歷幾周的特訓,練就一身特技功夫:無論急停、旋轉(zhuǎn)、翹孤輪、下階梯、或飛躍障礙……都有非常精采的呈現(xiàn)。
“單車上路”即將于11月10日要上映了!我竭誠歡迎,喜愛單車的朋友一起來觀賞這部清新寫實的單車電影,讓蘇花公路和東海岸的美景,陪著看電影的你我,走一段遺忘已久的心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