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竹林夜話—宛如黃蓉的黛玉

  • 竹林七閑
樓主回復
  • 閱讀:3410
  • 回復:9
  • 發(fā)表于:2015/7/22 17:46:12
  • 來自:中國 甘肅 嘉峪關
  1. 樓主
  2. 倒序看帖
  3. 顯示全部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嘉峪關社區(qū)。

立即注冊。已有帳號? 登錄或使用QQ登錄微信登錄新浪微博登錄

竹林夜話—宛如黃蓉的黛玉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讀書儼然是一種奢望,直到初中畢業(yè)的時候,才終于聚齊了中國四大古典名著,顧不得高中學業(yè)緊張,一口氣讀完了《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在隨后的幾十年間,又細細品讀了不下十遍,很多章節(jié)都爛熟于心,倒背如流,唯獨《紅樓夢》卻不能激起閱讀的興趣,數(shù)次捧起,旋即掩卷,終不能竟覽,回想起來,一定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難以理解紅樓的精妙所在,對紅樓眾芳的了解也僅限于電視劇和電影,印象甚淺,殘留在腦海中的只有黛玉葬花、寶釵撲蝶和湘云眠芍等支離破碎的片段,尤其是電視劇中對黛玉葬花濃墨重彩的刻畫,便一直認為黛玉是一個孤芳自賞、柔弱敏感、心胸狹隘的人。最近閑來無事,再次捧起《紅樓夢》,細細讀來,發(fā)現(xiàn)曹翁對黛玉的描寫留了一個巧妙地伏筆,原來在柔弱的表象下,是一個宛如黃蓉的黛玉。此話怎講?請筆友們莫急躁,待小子慢慢道來。

一、林黛玉進賈府

       黛玉出場是《紅樓夢》描寫最出彩的一章,體現(xiàn)了曹翁匠心獨運的筆力,有關黛玉受前呼后擁、賈母相擁而泣、西風指桑頌槐、寶玉適時缺席等先抑后揚的描寫特點,各類文獻有很多評論,本人不敢妄議,僅從幾個片段談談自己的看法。

      原文:“自上了轎,進入城中,從紗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自與別處不同!薄黛玉作為一名弱女子,離家將要寄人籬下,在轎中仍不忘向外瞧一瞧,看到的是繁華和阜盛,“瞧”很傳神,看到的景色很有寓意,充分表現(xiàn)出其樂觀俏皮的性格,如果一個孤傲、敏感的人,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則無心看景,二來看到的一定是喧鬧和繁雜,而不是阜盛。

     原文:“那一年我三歲時,聽說來了一個賴頭和尚,說要化我去出家,。。。瘋瘋癲癲,說了這些不經(jīng)之談,也沒人理他,。。。”————口齒伶俐,豁達開朗。

     原文:“又問黛玉,“可也有玉沒有”,眾人不解其語,黛玉便忖度著因他有玉,故問我有也無,因答道,我沒有那個,想來那玉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聰明、機靈、頑皮。

二、探寶釵黛玉半含酸

      原文:“一見了寶玉,便笑到:“哎呦,我來的不巧了!”。。!霸缰麃,我就不來了,要來一群都來,要不來一個也不來,今兒他來了,明兒我再來,如此錯開了來著,豈不天天有人來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熱鬧了。姐姐如何反不解這意思?”————思維敏捷、口齒伶俐、知書達理,落落大方,讓人無法反駁,別人倒顯得不占理了,醋吃的無形但味道濃厚。

      原文:“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懷里,笑道:”也虧你倒聽他話,我平日和你說的,全當耳旁風,怎么他說了你就依,比圣旨還快些!“寶玉聽到這話,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無回復之詞,只嘻嘻笑兩陣罷了”————黛玉是笑著說的,這一點很關鍵,如果是很嚴肅地說以上那些話,則說明黛玉是一個刻薄小氣的人,一個“笑道”,彰顯出黛玉開朗、頑皮、敏捷、和善的性格特點。

       后面章節(jié)中類似的細節(jié)描寫不勝枚舉,受篇幅以及本人水平的限制只能就此打住,本文觀點只是茶余飯后的閑談,如果有曲解名著的地方,請文友手下留情,可交流觀點,切勿拍磚。

2015年7月15日
  
  • 曉白
  • 發(fā)表于:2015/7/23 3:48:15
  • 來自:甘肅
  1. 3樓
  2. 倒序看帖
  3. 顯示全部
開篇就講絳珠仙子欲用眼淚還神英侍者的恩,注定黛玉多情猜忌,心胸狹窄
  
帖子已過去太久遠了,不再提供回復功能,請勿嘗試回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