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是回歸自然素是返璞歸真
這兩天同學們?nèi)豪锪餍兴兀核厥、素衣、素房、素酒、素顏、素話、素覺、素車……一個簡單的素,卻蘊含著無窮的味道,有感于此,本人淺談幾點素的感想。
在過去,我們的祖先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那時候,人們需求簡單、隨遇而安、知足常樂,吃著天然的果蔬和自己種出來的糧食(素食),住著土坯或木質(zhì)房子(素房),穿著媽媽手工剪裁縫制的布衣布鞋(素衣),走著羊腸小道(素路)、坐著牛車馬車(素車),女人不施粉黛、素面朝天(素妝),守著青山綠水(素境),過著小橋流水人家,享受著安逸淡薄、寧靜自然的生活(素生活)……
看如今,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我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吃上了大魚大肉(葷食),穿上了皮衣皮鞋(葷衣),住上了裝修精美的高樓大廈(葷房),坐上了屁股冒煙的汽車(葷車),奔馳在寬闊平直的高速路上(葷路),女人們濃妝艷抹穿金戴銀著華衣美服(葷妝),森林草地變成了現(xiàn)代化廠房,藍天白云被霧霾沙塵和濃煙籠罩,江河湖海變成了污泥濁水,青山綠水變得垃圾遍布,鳥語花香被機器轟鳴聲取代(葷境)……
葷,如烈日當頭,火辣而富有激情,但激情過后則充滿了空虛無助;素,如皓月當空,溫柔遍照、銀光瀉地,潤物細無聲。
葷,如滾滾波濤,雖大氣磅礴,但潮起潮落,溝壑萬千,令人頭暈?zāi)垦;素如洞庭湖水,風平浪靜,漣漪不起,清澈見底,令人心曠神怡。
葷,如土豪炫富,一擲千金,酒朋肉友,豪飲而狂放不羈,雖酣暢淋漓,卻不免酩酊大醉,傷身折福;素,如文人雅士,兩袖清風,淺吟低唱,快意平生,布履一雙,山河踏遍,心有明珠,處處明媚。
撫今思昔仔細思量,葷素對比利弊昭然。素,是本來面目,葷,是矯揉造作;素,是天然化境,葷,是偏離自然;素,是知足常樂保平安,葷,是欲壑難填多風險;素,能細水長流,可保千秋萬代子孫綿長,葷,則竭澤而漁,造成資源匱乏子孫斷糧。
素到極處,是心靈的凈化和人格的升華,是返璞歸真、回歸真如自性,人性本來的風光昭然顯現(xiàn),看看古今禪師、文學巨匠所表達的禪詩、禪意、禪境,悠遠、空靈、飄逸、唯美、妙不可言,無不演繹至素的意境,謳歌至素心靈的大美風光!素到極處,得意忘言,如雁過寒潭,不著痕跡,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guān)鎖,一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這是茶陵郁大和尚以純素之水洗滌心靈塵垢,臻于化境,轉(zhuǎn)塵勞為覺華,是現(xiàn)量親證的自性本來風光,是在覺性明朗的那一刻,看見的般若之花稱性開放。
“吾心似明月,碧潭清皎潔,無與堪倫比,更與何人說!薄@是寒山大師啟迪人心之佳作,寒山大師不修邊幅、破衣爛衫,天當房、地當床、野菜野果作干糧的“純素”形象發(fā)人深省!懊髟聻樵扑,我知明月猶在云層深處;碧潭在無聲的黑夜中雖不能見,我知潭水仍清,那是由于我們知道明月和潭水平常的樣子,在心的清明也是如此”這是臺灣著名佛學散文家林清玄樸素的詮釋。
總而言之,素是一種境界,葷極必素是自然人生的一種輪回,素是繁華過后的一種云淡風輕,是暴風雨之后的仙氣氤氳,是由粗俗到雅致的一種嬗變。隨著我們年齡和人生閱歷的增長,人生的洗禮會讓我們一步步素起來,素的生活方式是天人合一,是回歸自然,是反觀自性的終極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