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會員
|
- 閱讀:3044
- 回復:26
- 發(fā)表于:2015/7/31 20:32:24
- 來自:中國 甘肅 武威
- 樓主
- 正序看帖
- 只看該作者
上 帝該如何面對猴子:宗 教與科學
從某種意義上講,宗 教與科學之間的沖突只一種無傷大雅的事,可是人們把它強調(diào)得過分了![英]懷特海 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至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fā)慈愛,直到千代!妒ソ(jīng)·舊約·出埃及記》 選一段有人對《圣 經(jīng)》所做的對話:
問:念一段圣經(jīng):耶和華對蛇說:“你既然做了這件事,就必受詛咒,比一切牲 畜 野 獸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終生吃土。”你認為這是蛇被迫用肚子爬行的原因嗎? 答:我相信是這樣的。 問:你是否意識到蛇在此之前是用什么走路的? 答:我不知道,先生。 問:你知道它是否用尾巴走路? 答:我不知道,我沒有辦法知道。
|
|
非分之福,無故之獲,非造物之釣餌,即人世之機阱。
|
|
|
- 發(fā)表于:2015/8/5 8:05:39
- 來自:中國 甘肅 嘉峪關
-
7樓
- 正序看帖
- 只看該作者
|
|
- 發(fā)表于:2015/8/3 21:46:09
- 來自:中國 北京 北京
-
6樓
- 正序看帖
- 只看該作者
 辯論好精彩。
|
|
 核心會員
|
- 發(fā)表于:2015/8/1 11:27:36
- 來自:中國 甘肅 嘉峪關
-
5樓
- 正序看帖
- 只看該作者
|
 核心會員
|
- 發(fā)表于:2015/8/1 9:36:50
- 來自:中國 甘肅 嘉峪關
-
4樓
- 正序看帖
- 只看該作者
回復還我方舟:您這是有些悲觀,矛盾是對立統(tǒng)一的,有正面就有反面,世事從來如此。不用說你有對立面,任何人都有對立面。不要說別人跟您計較就是別人人品有問題或者自己有問題。如果有這種想法很顯然是不對的。為什么這樣說呢?這就是所謂的人無完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前面說的我們所缺少的是論證的精神,這表現(xiàn)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不重視過程,只重視結(jié)果。只重視結(jié)果的好壞,不重視求證過程的完整。比如,在早期的司 法 判 例中,很少有論證推理過程的說理部分。在需要邏輯推理的地方卻沒有推理過程。只有結(jié)論。而大多數(shù)的結(jié)論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出現(xiàn)很多 冤 假 錯 案。這就很能說明問題。至于您老說的怕不怕誰的問題,這個根本就沒有可討論的必要,您沉默并不是說您自己高端,別人卑微。而是缺少主張自己觀點的勇氣。缺少勇氣不是一兩個人的問題,大多數(shù)人都有這毛病。我自己也不例外。其實得理不饒人并不是思想境界不高,而是要讓理更明了更清晰。我們不需要朦朧中的大道理,我們要清晰明了的小道理。你我都是普通老百姓,過的都是平常的小日子,大道理對你我沒有多大的意思。內(nèi)修其德,外建其功的理想有總比沒有好些,但別迷失了自我。有心事多說說,別老放在心里,這樣不好。
|
憂天的杞人: 回復 還我方舟:你這孩子說話怎么這么不靠譜呢?明明那么一長串的話都是你說的,怎么能當你沒有回貼呢?您有神人的視而不見的神功,兄弟可沒有您那本事。 還我方舟: 回復 憂天的杞人:您在用您的主觀意識在判斷我。當我留下話的時候,就已經(jīng)“向外”了(不沉默惹的禍吧?),“真正自我”到某一個點就變成“絕對自我”了,我有我恪守的“真正自我”的定律,每個人都有一個“真正自我”和“絕對自我”,“真正自我”是在內(nèi)部吸收,排斥;“絕對自我”是在外部做絕對排斥。——這是為什么沉默的道理,是不是可以從一個側(cè)面來解釋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道”,說出去就不是真的“道”了。其實您說的都是對的,但牽扯到“個體”與“個體”接受和排斥的關系。為什么給個沒有答案的答案,當然是為了尊重您。 還我方舟: 回復 憂天的杞人:我們都做我們自己的“真正自我”吧。 憂天的杞人: 每個人都會精神分裂,但精神分裂的程度因人而異,只不過你我分裂的程度太大而已。 還我方舟: 回復 憂天的杞人:咱們?yōu)榫穹至盐諅手。哥們,咱們愉快的結(jié)束這個話題吧。
非分之福,無故之獲,非造物之釣餌,即人世之機阱。
|
 核心會員
|
- 發(fā)表于:2015/7/31 21:55:43
- 來自:中國 甘肅 武威
-
3樓
- 正序看帖
- 只看該作者
將人文當科學研究的是德國人。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相互映襯才是更為合理的認識事物的方式。在認識過程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為人的認識能力本身是有局限性的。一味強調(diào)中國的而否定別人的,這種認知態(tài)度本身上就不是先賢們所追求的認識方式。集百家之長者,方為大家。唯我獨尊的行為方式本身就有很多缺陷,只是自己不愿意接受客觀存在的問題而已,說白了就是不敢正視,正視更合理的東西。
|
還我方舟: 呵呵,你說的有道理,謝謝你。我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在看問題。釋放是野性的也是人性的,基于西方精神(個體性),內(nèi)斂是深沉的也是壓抑的,但含有悲劇式的犧牲精神,基于東方精神(群體性)。實際上兩者最終反而殊途同歸(歸于一個秘密的終點)。個人一些亂七八糟的理解。 還我方舟: 西方精神和東方精神本質(zhì)上有區(qū)別。但到終點反而是對立統(tǒng)一的。但從出發(fā)點和宇宙生命意識上,中華文明要高級。這是我的觀點,屬于個人理解。你說話本身就帶有主觀強制意識,只不過你沒有意識到而已。真理往往不存在于表象,要徹底破壞所有外在的東西才有可能找到。 說這些話實際上沒有實質(zhì)意義。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追求的東西,道的極點是有缺的。很樂意和你聊一聊。實際上是愉快的。思想上的不統(tǒng)一必然產(chǎn)生對抗,咱們求同存異吧。 還我方舟: 實際上從我留言的時候,對抗就已經(jīng)不可避免要產(chǎn)生了。所以沉默是最好的。咱們求同存異,各自保留各自內(nèi)部的密碼吧。 憂天的杞人: 回復 還我方舟:我們所缺的是用理論來論戰(zhàn)的人文基礎。有對立面其實不是個人的錯而是世間萬物的本質(zhì)。一陰一陽謂之道。 還我方舟: 回復 憂天的杞人:能說出去的道就不是道了,所以我選擇避戰(zhàn)。大道有缺,缺的部分在于善意的沉默,并不是愚民更不是消極,基于群體意識,反而與個體有缺,但缺的浩蕩。更多的地方就不一一細說了,因為含有一個我不愿意說的秘密。圓到極點是個點。本來一開始就想說拜拜的,不說兩句你還以為我怕了你呢。所以,現(xiàn)在說完了沉默的原因,避戰(zhàn)的原因,現(xiàn)在拜拜。 還我方舟: 回復 憂天的杞人:不說了。沒有意義,我無意顯露我的東西。 憂天的杞人: 回復 還我方舟:看來兄弟也是一個集傳統(tǒng)于一體的主。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是論點還是論據(jù)?說不清是因為認識不到還是?這就是中國人文的缺陷,習慣故弄高深以視異于常人而自命清高。 還我方舟: 回復 憂天的杞人:兄弟,還真的沒有自命清高。你看你又主觀了。你提出問題我來解答這就成了傳“道”(我自己的道)了,好為人師的事情兄弟不做,也做不來。道可道非常道是個問題(我當個問題來看),這個問題有我在別的地方的理解,敢說就肯定有我自己的答案,但這個東西是我的,我不愛說。自命清高也罷,故弄高深也罷,這是你的主觀判斷,你想要答案得自己去思考屬于自己的答案,也許我的答案不是對的,你能找到屬于你的答案。咱們就此別過吧,你激我沒有什么用,至于為什么回頭來說,是出于禮貌。我說這些話,說不定你又理解為故弄玄虛自命清高,這牽扯到誰找誰自己的答案的問題。 還我方舟: 回復 憂天的杞人:“中國人文的缺憾”在我看來實際很可愛,里面包含有很深的哲理,有些事情在反面求,在內(nèi)部求,不在外部。算了,不說了。別了,我不會再回了。 憂天的杞人: 回復還我方舟:您這是有些悲觀,矛盾是對立統(tǒng)一的,有正面就有反面,世事從來如此。不用說你有對立面,任何人都有對立面。不要說別人跟您計較就是別人人品有問題或者自己有問題。如果有這種想法很顯然是不對的。
非分之福,無故之獲,非造物之釣餌,即人世之機阱。
|
 核心會員
|
- 發(fā)表于:2015/7/31 21:55:29
- 來自:中國 甘肅 武威
-
板凳
- 正序看帖
- 只看該作者
將人文當科學研究的是德國人。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相互映襯才是更為合理的認識事物的方式。在認識過程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為人的認識能力本身是有局限性的。一味強調(diào)中國的而否定別人的,這種認知態(tài)度本身上就不是先賢們所追求的認識方式。集百家之長者,方為大家。唯我獨尊的行為方式本身就有很多缺陷,只是自己不愿意接受客觀存在的問題而已,說白了就是不敢正視,正視更合理的東西。
|
非分之福,無故之獲,非造物之釣餌,即人世之機阱。
|
|
- 發(fā)表于:2015/7/31 21:04:01
- 來自:中國 甘肅 甘肅
-
沙發(fā)
- 正序看帖
- 只看該作者
西方的一套是個體主義至上。有精神強制性,求的是外。中國哲學求的是內(nèi),不在外爭強好勝,向內(nèi)求自我晶瑩。 上帝的東西沒有咱們老祖宗的東西好。文明的高級地方在中國。
|
憂天的杞人: 將人文當科學研究的是德國人。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相互映襯才是更為合理的認識事物的方式。在認識過程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為人的認識能力本身是有局限性的。一味強調(diào)中國的而否定別人的,這種認知態(tài)度本身上就不是先賢們所追求的認識方式。集百家之長者,方為大家。唯我獨尊的行為方式本身就有很多缺陷,只是自己不愿意接受客觀存在的問題而已,說白了就是不敢正視,正視更合理的東西。
胸有星舟,不蕩不快活。
|
帖子已過去太久遠了,不再提供回復功能,請勿嘗試回復!!
""